纪实观察真人秀《再见爱人》即将完结,这档以离婚为话题的情感综艺自开播之初就备受关注,节目中三对面临感情危机的夫妻在经过18天的长途旅行后,最终会重修旧好还是分道扬镳?主人公的选择揪着观众的心。
恋爱、婚姻、情感一直是引发观众共鸣的法宝,1998年开播的《玫瑰之约》开启了国内婚恋节目的先河,2010年《非诚勿扰》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现象级综艺之一,情感类综艺从婚恋交友到纪实观察,无论如何变化升级,一直是综艺市场的热门类型。
《再见爱人》以素人为观察对象,豆瓣评分高达8.7分,将其放在近几年所有类型的真人秀中也算高分之作。节目打动观众的点很简单——真实,三对主人公很有代表性:“想离”的KK和佟晨洁正面临七年之痒;“在离”的王秋雨和朱雅琼刚刚进入离婚冷静期;“已离”的郭柯宇和章贺已经分开一年。
比起大多数综艺节目以互动为主,《再见爱人》走的是“揭伤口”的扎心路线,在第二期节目里,章贺战胜恐高症站在山崖上喊话,他脱口而出前妻的名字:“感谢你陪我度过的十年,希望你以后活出你喜欢的样子。”诚挚又伤感,十年的平淡纷扰一忘皆空,只留下一句唏嘘的祝福,这段画面也让观众泪目。
三对主人公的婚姻故事以细致入微的真实呈现而动人,同时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节目大篇幅呈现了对于婚姻关系的讨论和夫妻相处之道的思考,观众在节目里不再是“看热闹”的心态,而是跟随主人公的经历自省,感受情感的起伏与流逝,体会婚姻的责任和意义。郭柯宇与章贺的婚姻在他们嘴上说来就是“搭伙过日子”,十年相处中的不合拍、冷漠、渴望与埋怨描述起来十分真实,彼此称对方为“最熟悉的陌生人”,郭柯宇在节目中直白地说自己感到抱歉,觉得自己是“为了结婚而结婚”……爱情和婚姻能否画等号?观察室里的专家用“不要高估没有爱情基础的婚姻”,来总结这段十年的亲密关系,而对于任何想要踏入婚姻的人来说,应当怎样处理感情消弭后的亲密关系,亦是重要的课题。
恋爱、婚姻、情感生活中无法避免的话题,聚焦两性情感的综艺一直是热门节目类型。其中,婚恋相亲节目曾经有过很长的辉煌期,其鼻祖可以追溯到1998年开播的《玫瑰之约》;2010年《非诚勿扰》热播,成为引发街头巷尾热议的现象级综艺,节目中讨论过的择偶观、两性关系以及引发的社会话题,至今让人记忆犹新。之后《爱情保卫战》《中国新相亲》《非常完美》《百里挑一》《为你而来》等相亲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观众们在抱着吃瓜心态寻找乐趣的同时,也会将自己的喜好和价值观代入其中。
近些年,婚恋相亲节目已经进入不温不火的境地,但随着短视频的火热,一些地方台的老年相亲节目成了娱乐解压的新方式,辽宁卫视《爱的选择》、吉林卫视《缘来不晚》、黑龙江卫视《相亲相爱》等节目呈现的“最美不过夕阳红”的暮年爱情,没有大多数年轻人“高情商”的社交技巧,贡献了许多啼笑皆非的情节。
以年轻人为主要受众的网播平台,情感类节目瞄准了“恋爱”这张牌,逐渐分化出明星假想扮演、真人秀、纪实观察等多元类型节目。2018年,《心动的信号》开播,开启了恋爱观察综艺,节目通过真人秀和观察室相结合,呈现素人单身男女日常相处和情感走向,每期邀请嘉宾来观察和解读素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心动信号。《请与这样的我恋爱吧》《真心大冒险》都是如此,更加注重年轻人作为个体的心理变化,在相处过程中充满戏剧性,未知碰撞出来的互动也多了几分甜甜的“恋爱味道”。
明星扮演恋爱CP是最近新分化出来的节目类型,《平行时空遇见你》《恋恋剧中人》等节目以“编剧+演绎”的模式,让俊男美女的偶像上线撒糖演爱;而专注情感的真人秀则走向深度观察,《再见爱人》让婚姻纪实观察走入观众视野,B站推出的《90婚介所》请来《非诚勿扰》的主持人孟非加盟,虽然是寻找伴侣的交友节目,但节目中呈现更多的是当代年轻人的生活观和婚恋观。(李睿)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特有的民主形式,具有与西式民主截然不同的特征和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通过平等协商得以解决。
数字化企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设施建设,因此企业必须主动拥抱数字化。换而言之,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企业适应数字经济、寻求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如何有效规划并探索路径,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关键课题,也是“两会”接续讨论的重要问题,“粮食”“社会保障”“安全”等热议话题都突出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从“真扶贫扶真贫”到“真脱贫不返贫”,新征程上我们更需要通过创新观念、激活动力、稳定收入来源等方式,降低脱贫群体的脆弱性,增强其发展能力,不断改善其生活水平。
“东数西算”工程的全面实施,能够有效匹配东西部优势资源、扩展东西部产业合作、推进东西部发展机会均等化,对于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坚持系统观念,才能抓住正确理解意识形态整体性问题的方法,才能对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意识形态诸要素及其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性认识。
延续人居环境治理成果,不仅要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还要有利于因地制宜建立健全这项工作的长效机制,激发村庄和农户的内生动力,满足农村居民对美好环境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疫情防控期间,我国通过实施有效的疫情管控措施,率先在经济上实现复苏。与此同时,一系列超常规政策的出台也为经济复苏提供了重要的外部力量。
“十四五”时期,交通运输行业要立足新发展阶段,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目标,推动交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交通运输的一体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
通过对标高标准的数字贸易规则,一方面可以为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为中国参与数字贸易国际规则的制定,并在规则制定中把握主动权和线
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形成客观性认识、本质性理解与自觉性认同是提升中国价值观念国际认同度的必然逻辑。
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道义性,就体现在它强调各国在追求本国正当利益时应该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应该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一项具有牵引作用的关键性改革任务,综合改革试点是新时期推进改革正确的方法策略,是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重大举措。
如何科学把握在经济工作实践中积累的规律性认识,更好地指导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这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
新型全球化符合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符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总目标。中国努力引领新型全球化是造福世界的事情,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举动。
坚持以企业为中心的政策方向和服务理念,确立亲近和清白的新型政商关系构建准则,那么政府部门就能找准理顺和优化政商关系的有效路径,并为优化营商环境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条件。
实际上,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主要就是为美国和欧盟打压中国提供一个便利的条件。他们可以随便确定一个替代国来评估中国反倾销的幅度,据此加强对中国企业、中国商品的打压。
回望百年,中国在领导经济建设的实践历程中始终能够审时度势、积极应对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战略部署,练就了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过硬本领。
在区域和双边层面,中国可以在正在进行和正在研究的RTA谈判中加入数字贸易章节,并努力推进该议题的达成,也可以在升级已签署但不涉及数字贸易章节的RTA谈判时加入数字贸易议题。
加快5G的基站建设和商用步伐,完善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为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打下坚实物理基础。